皮肤杂志编辑部马慧群主编出访英国爱尔兰进行学术交流
2024年7月21日至7月28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国内学术出版机构代表组成学术代表团,前往英国伦敦、剑桥及爱尔兰都柏林拜访当地高校、国际学术出版商,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杂志编辑部马慧群主编作为陕西地区代表参与了交流活动。
7月22日,代表团访问Taylor & Francis Group(T&F,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伦敦办公室,与出版伦理与诚信总监Sabina Alam、高级副总裁Jason Hu、研究发展与外联部主任Victoria Babbit等展开交流。T&F是Informa旗下的学术出版部门。业务涵盖学术期刊、图书、电子书、教科书和参考书等多个领域,每年出版超过2600多种期刊,7000多本新书。T&F面向代表团就如何创办高质量的刊物、如何捍卫对科学的信任、如何提高研究人员和编辑的技能作专题报告,总结了T&F在以上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通过交流,为我们出版高质量期刊、推进科研诚信实践以及提升编辑业务技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月23日,代表团访问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伦敦办公室,与IET就中国相关的出版方向与计划、Inspec收录标准、中国学术出版、开放获取的现状与未来、科研诚信、AI对于学术出版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交流。IET是工程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专业组织,目前在全球148个国家拥有15.4万名会员。每年出版700多种出版物,其中包括41种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和1种快报期刊,均被著名的科学索引SCI,Inspec和EI收录。IET面向代表团分享了目前与中国相关的出版方向与计划,着重介绍了Inspec索引,收录标准及流程等相关信息。
7月24日,代表团访问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UP,剑桥大学出版社),与出版总监Ella Colvin、STM期刊出版总监Caroline Black、执行出版人Wendy Xie等进行交流。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534年,是英国剑桥大学之分支机构,是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他们向代表团分享了出版社的开放获取实践和经验,代表团向剑桥大学出版社介绍了国内学术期刊国际合作的经验与实践,双方针对中国研究人员对影响因子的看法,向中国研究人员推广期刊的最佳方式,剑桥出版社在中国合作创办新刊的政策及遴选标准、合作的费用,新刊如何吸引不同国家的作者投稿,提升影响力等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当前学术出版的转换协议、出版伦理等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了剑桥对于合作创刊的政策及标准,为加强国际化传播与合作总结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7月24日,代表团访问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公共科学图书馆)剑桥办公室,与PLOS全球出版发展与销售执行总监Roheena Anand、PLOS编辑部副主任Dr.Rebecca Kirk、PLOS ONE主编Dr. Emily Chenette、开放研究解决方案总监Iain Hrynaszkiewicz等展开交流。PLOS是一家非营利性开放获取出版商,自2001年以来,PLOS一直在打破界限,推动订阅期刊的OA替代品的运动,建立了第一个包含所有研究的多学科出版物。PLOS向代表团就期刊的开放获取特点,如何支持开放获取实践作了专题报告,这为我们自有刊物的开放获取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了与国际开放获取出版商的沟通机制。
7月25日,代表团访问Clarivate(科睿唯安)伦敦办公室,就Web of Science的评估话题展开交流。战略总监Anna Treadway向代表团作介绍了Web of Science期刊的历史源流以及评估流程和评选标准。希望与科睿唯安的交流能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进程。
7月26日,代表团受邀前往Royal Irish Academy(RIA,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并同Compuscript开交流。RIA出版物执行编辑兼总监Ruth Hegarty、Compuscript的总经理Morgan Lyons以及Lisa Clancy参加交流。双方就各自开放获取现状,良好元数据对发现的重要性,研究诚信调查方面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Compuscript是公认的世界顶级的专业出版公司之一,也是一家独立的开放获取国际出版商,专注于在线、同行评审的医学、生物技术和科学研究期刊,特别关注中国的研究。RIA是爱尔兰的主要学术团体,欧洲和全球科学网络的成员,是欧洲科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EASAC)、全欧洲科学院联合会(ALLEA)、国际科学理事会(ISC)、科学院间伙伴关系(IAP)和欧盟委员会科学咨询机制(SAPEA)的组成部分。
此次访问通过与英国、爱尔兰的国际学术出版工作者、国际学者共同探讨学术出版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学术出版机构的办刊思路,向国际学者展示中国学术出版以及我校我院期刊的水平,为后续提高国际化办刊能力、拓展国际出版合作,提高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开展进一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