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肝癌靶向多肽及小分子药物”交叉团队
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
二附院团队负责人简介:
刘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研究方向主要围绕:1、肝脏胆道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2、肝癌与肝移植基础及临床研究;3、外科危重症临床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130余篇SCI期刊论文,被Nature等国际知名杂志收录。开展西北地区首例改良ALPPS手术治疗复杂肝脏病变、首例冠腔分流手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和“腹腔感染分区”理念。擅长肝脏、胆管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肝脏移植方面有较深造诣。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主持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
曲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肝再生、肝癌发生发展及新型标志物筛选。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进行联合培养。现任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及复发转移性肝癌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青委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及一等资助各1项,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跟踪支持项目(优青培育)1项。入选西安交大医学部国家级后备人选支持计划。曾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奖,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一等奖。
合作学院团队负责人简介:
黄渊,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2016年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现任《药学学报》中英两刊(IF:11.413, Q1)青年编委;《合成化学》编委;《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中国化学会会员。先后参与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NRF、美国国立卫生院NIH-R01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2023),交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启动项目(2020-2025)。 主要研究领域:1、药物分子手性关键中间体高效合成方法学的开发(包括手性配体的设计与合成、金属催化、有机催化、光催化等);2、天然产物的合成与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3、创新药物发现。近年来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在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ACS Catalysis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IF大于13的6篇,IF大于20的1篇,单篇最高引用140余次。
交叉团队方向简介:
我国近半数肝癌患者为晚期,其靶向治疗药物选择有限。现有的肝癌靶向药物主要针对VEGFR等酪氨酸激酶受体,靶点高度重合。一旦耐药,可选择的后续药物有限。因此,寻找新的肝癌治疗靶点以及相应的药物分子迫在眉睫。针对以FOXM1为代表的转录因子难以成药的难题,使用蛋白降解靶向嵌合分子技术(PROTAC),设计新型的多肽分子将目标靶蛋白和泛素连接酶耦联,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特异性的降解靶蛋白,以改变以往肝癌“不可成药”靶点的成药性。
招聘博士后拟进行的工作:
1. 针对以FOXM1为代表的转录因子,基于蛋白降解靶向嵌合分子技术(PROTAC),开发新型靶向药物;
2. 完成靶向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3. 开展靶向药物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上一篇: “重大慢病生物力学与力医学”交叉团队
下一篇:生物信息学与精准医疗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