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2017年2月)——人民日报: 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政治理论学习通知
全院各科室、各党支部:
本周三(2月15日)下午,请各科室组织学习人民日报评论《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火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华社评论《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请各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积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做好考勤、讨论和记录。学习资料见附件
2017.2.13
人民日报: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如何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活力、更好立德树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在尊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工作内容、教育载体和互动机制,真正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
创新工作内容
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活起来,首先应有活生生的内容。为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都应深挖时代感强的鲜活内容,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活理论、活生生的人和事去,帮助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辨明方向、廓清迷雾,找到真知、自信前行。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与土壤,伟大的实践需要而且必定会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伟大的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讲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要求,邀请一流专家学者,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进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网络世界里碎片化信息多。解决网络缺思想、思想难入网等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用好科学理论、讲好科学理论。只有理论底气足了,大学生才会坚定理论自信,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亮起理论“红绿灯”。时下,网络作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很活跃,他们频频通过各大网站和个人博客、微博发表作品,利用网络平台扩大影响度和青年读者群。高校应正视网络作家应时而生的现实,客观评价其作品的思想理论价值,鼓励他们创造更具时代感、更有教育性的好作品,增强网络正能量。
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大挑战,就是人人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选择、接受和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者无法再简单命令或要求青年学生收听收看单向度传播的信息内容。这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会讲故事,而且要会讲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魅力、吸引力和公信力。为此,既要把先进人物、典型事件讲真切,因为好人好事宣传如果内容有血有肉,有悬念和趣味性,还有具体细节,就能更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同时,也要善于把身边的小人物、微事件讲鲜活,使其可亲可信、可知可感。平凡人的不平凡人生、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事迹,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多宣扬这些人和事,青年学生愿意看、能还原、有参照,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教育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活起来,创新工作内容是根本,同时也离不开鲜活的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工作内容的源头活水和教育载体的鲜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能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5后”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积极自信,但知识体系建构尚未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社会阅历尚不丰富,情感心理尚不成熟。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沿用老一套,还是老办法老方式,拒绝“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就有可能处处被动,难求实效高效。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不难看出,高校师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非常敏感,必须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教育载体;结合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深刻道理通过创新的语言表达和新媒体手段讲清楚、讲透彻,为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空间。
当下,一些高校主动回应“互联网+”的新形势,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大胆创新。实践一再说明,只要是高校师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载体,吸引力就强,生命力就旺盛。这里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把握。一是如何“入眼”,就是吸引受众眼球,形成注意力叠加。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里,各种信息传播形式层出不穷,“争夺眼球”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就需要打造教育载体升级版,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及时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对其注意力、关注点加以积极引导。二是如何“入神”,就是聚精会神、对眼聚焦。在教育载体的选择和使用上,应遵循网络心理学规律,发挥互联网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影响作用,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快入眼”,而且“对上眼”,对青年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三是如何“入心”,即将所接受的信息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以优质的教育载体服务科学理论、好人好事,把线上线下衔接好。辅导员、团委、学生会干部等要做好桥梁,重在引导、少用说教,让青年学生自主领悟、入脑入心。
创新互动机制
习近平同志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样如此,需要研究把握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互动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教育互动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互联网融合,坚持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互动的积极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网聚青年学生,真正代表青年学生,以真理引导青年学生,以真心润泽青年学生。
典型事件有碰撞。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在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网络空间,信息随时在更新,思想交互的时空环境也随时在变。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把握好时间节点,就事论事、实事求是,针对典型事件相互碰撞、相互启发。
理论热点有争鸣。网络热点事件在不断转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因势而为。应因势利导,把重要观点、科学理论融入网络热点事件分析,让师生对理论热点有争鸣有探讨,通过论辩争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价值有共鸣。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他还强调,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通过网络互动,让师生在立什么德、何以立德的问题上形成共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道德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树人成人有共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于树人成人,即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就树人理念、助人过程、成人方式等凝聚共识。学校方面如何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如何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方面如何有序参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都需要通过创新互动机制积极探索、形成共识。
人民日报: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我国高校应从“三个统一”着力,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教育活动历来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把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书为育人服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如果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二者割裂开来,成为单向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致使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而且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任;只有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辅相成,构成教书育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教师不仅要善于言传,而且要善于身教,让学生眼见为实,激起思想共鸣,进而促进对教师言传的认同和接受,最终实现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自己先要做出表率,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而且是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在良好师德师风的影响和带动下,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习近平同志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潜心问道,不是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教师所问之“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 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道”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道”的发展,就要走出书斋、关注社会,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要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潜心问道离不开严谨治学、注重诚信、勇担责任的优良学风,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更要看到,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可以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让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既可以让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知识传授概念化、空洞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可以使教师所传之“道”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育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在为党和国家教书育人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